返回網站

#06. 伯多祿

#06. Pedro Nolasco da Silva

· 寫我奇誰 Contanedota
broken image

# 多語種人才?

話說這位伯多祿是出生在澳門的葡人,曾從事翻譯、教師、公務員、作家、記者等職業,有澳門土生教育協進會領袖、伯多祿商業學校(Escola Comercial Pedro Nolasco)創辦人等等的社會身份。

他出生於1842年,少時成績優秀,後來在華政廳(Procuratura dos Negócios Sínicos)以學生身份進行一些翻譯工作,自此加深了他對中國語言文化、文學的認識,除了粵語、他還會說普通話等四種不同的中文方言。

當他24歲時,伯多祿決定移民到香港,成為了《香港日報 Hong Kong Daily Press》首批編輯之一。後來因為疾病的緣故,他重返澳門,之後更於1868年和一位英國女士結婚,並育有10個孩子。

broken image

# 筆譯口譯大佬?

1885年,華政廳有次內部重組,其中一個媒體平台Expediente Sínico被獨立出來,於是伯多祿被選為這個平台的首任負責人。直至他1892年從公職部門退休前,伯多祿一直擔任著這個職位。

在擔任負責人期間,伯多祿會負責一些筆譯和口譯的工作,當中包括將中國文言文翻譯成葡文、對官方文件做中葡的互譯,以及在外為各官方使團提供翻譯服務。

在眾多翻譯任務中,最為突出且重要的一項是伯多祿在1887年參與《中葡和好通商條約 Tratado de Amizade e Comércio Sino-Português*》談判的翻譯協助。

這份條約是清政府和當時葡萄牙王國在北京簽署的不平等條約,當中寫明中國同意葡萄牙永久租借澳門,不過條約中中國亦保留了葡萄牙如將澳門讓與他國必須經過中國同意的權利。

*此為16世紀以來中葡間首個有關澳門的正式條約,已於1928年由國民政府宣佈期滿。

broken image

# 何局之長?

說了這麼久,究竟身兼多職的伯多祿其實哪局局長?答案原來是議事公局,即以前的市政廳(Leal Senado)、現在的市政署(Instituto para os Assuntos Municipais)。

他自1903年起,先後獲擔任當時市政廳的副主席及主席一職。由於當時叫“議事公局”,所以公局主席就以局長相稱,因此現時議事亭前地的廳中仍然擺放著他的畫像。

而現在市政署附近仍然有一堆“化石”街名,比如公局市前地、公局市場巷等這些名字全部都和之前議事公局“一體同心”。

broken image

# 一街多名、一名多譯?

最後想簡單說說關於這位局長的名字:伯多祿。他是葡文Pedro的譯音,而在普通話中往往會譯成佩德羅。

而我們平時經過的白馬行,古時叫“醫院街”。因當時附近有間聖辣法耶醫院而得名,但居民覺得這個名字不吉利,而剛好這條街上有間洋行豎起白馬標誌、賣白馬牌威士忌,所以就口頭上叫它“白馬行”。

1869年7月,當時的政府正式將這條街定名為白馬行街。後來1942年6月,議事公局為了紀念曾任議事公局局長的伯多祿誕生100周年,就將白馬行街改名為伯多祿局長街(Rua de Pedro Nolasco da Silva)。

而在柏港停車場附近尚有一馬路名爲“卑度路街”,葡文名叫Rua de Pedro Nolasco,所以其實這位卑度路亦是我們今期所說的伯多祿。這條街是伯多祿弟弟美基(Miguel Aires da Silva)的倡議下命名,而由卑度路街南下有條“美基街”,就是以他弟弟命名而來。

broken image

# 部份圖片素材源於網絡

# 是日葡文單詞

  • 雙語種的 bilíngue
  • 多語種的 multilingue
  • 商業學校 escola comercial
  • 公務員 funcionário público / funcionária pública
  • 市政署 Instituto para os Assuntos Municipais (I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