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02. 區華利

#02. Jorge Álvares

· 寫我奇誰 Contanedota
broken image

# 區華利是誰?

答案藏在他位於南灣的石像上——首位來華的葡萄牙航海家(Primeiro navegador que aportou a China – Ilha de Lin Tin – em 1513) 

broken image

# 1513年:發現Tamão

十五世紀至十六世紀,葡萄牙一直進行海外擴張,葡萄牙從馬六甲不斷派出船隊到中國沿海,開展對中國通航的試探。

1513年,馬六甲要塞司令路易•布裡托(Jorge Rui de Brito)船長委派區華利搭乘一艘滿載胡椒的船前往中國。他到達中國東南沿岸的Tamão島,人們和他說這裏就是他們一直尋找的神秘國度——中國。

當時區華利發出登陸貿易的要求,但由於葡萄牙不屬於明朝交易夥伴清單當中,因此明朝政府不予接納,所以區華利只能在水面上與華商貿易。

儘管船隻沒有登岸成功,但滿滿一船的香料深受中國老百姓歡迎,區華利賺了不少利潤。

而且,他還按照當時葡人“發現”亞洲的習慣,在Tamão上豎立起一根刻有葡萄牙王國紋章的紀念石柱——發現碑(padrão),標誌著這次航行的成功。 

# 你好我好大家好

初期中葡雙方關係上算融洽,中國人樂於和葡萄牙人交易,爭相購買香料。

當時的廣東官員不僅沒有即時驅逐他們,廣東右布政使吳廷舉還擅立《番舶進貢交易之法》規定,外國商船來華時間不受限制,到達廣東後就可以上稅、賣貨。

此舉一出,葡萄牙不斷派商船前往中國。而區華利了解明朝的強盛,選擇維繫與本地華人的友好關係,盡量避免衝突 

# 不怕神一般的對手,最怕豬一樣的隊友

1519年,區華利再次奉命前往Tamão,這次他的任務是協助船隊指揮官西蒙·安德拉德(Simao de Andrade)。

意外的是,區華利乘坐的船隻壞了,因此他落後於船隻大隊伍。而前腳抵達的西蒙乃性情暴躁之人,作惡多端,破壞了雙方默認的規則。

他拒絕向明朝繳稅,以高壓手段鎮壓當地居民,漠視當地習俗;後來更在Tamão建立軍事要塞,令明朝政府認為葡萄牙人不再是普通商人,而是軍事侵略者。

撞上這樣的“豬隊友”,就算“中國通”區華利如何努力化解誤會,兩國關係已直線向下。 

# 1521年:葬於Tamão

1521年,明武宗病逝,按照中國國殤制度,外國人應退出國境,於是廣東官員趁機勒令葡人離開,葡人不但不從,反而向中國開火,中國艦隊遂攻之,史稱“屯門海戰”。

區華利雖然死里逃生,但亦困在島上,沒有船隻讓他返回馬六甲。幾個月後,葡萄牙援軍抵達,區華利卻已病重,奄奄一息,未幾離世。事已至此,眾人只好將他葬於八年前他所立的發現碑之下。 

# 區華利的“斷臂”歷程

其實區華利並非在航海期間失去手臂,而是他石像的手臂被“折斷”了。

1952年,澳葡政府為紀念區華利,尋來著名雕塑家華士(Evclides Vaz)製作石像,經過一年多的製作,製成的石像矗立在南灣舊法院大樓正對面的位置。

整座石像分別由上半部份的人像和石碑,以及下半部份紀念碑的底座組成。前者在葡萄牙製作,後者由澳門本地建造。

然而,在“一二·三事件”中,石像右手遭到破壞而斷裂。後來經過政府撥款修復,才變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完整模樣,不過若大家仔細觀看,也可以看到修復的痕跡。

# 部份圖片素材源於網絡

# 是日葡文單詞

  • 航海家 navegador / navegadora
  • 胡椒 pimenta
  • 貿易夥伴 parceiro comercial
  • 戰爭 guerra
  • 雕像 estát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