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疊石”?“塔石”?
所謂“塔石”,是因為以前塔石村旁邊有一座佈滿花崗岩的小山崗,山上有三塊天然直立堆疊而成的巨石,所以人稱之為“疊石”,又因為其形似高塔,故俗稱“塔石”。
*澳門四大廣場:西灣湖廣場、議事庭前地、澳門文化中心廣場及塔石廣場。
# 震驚!塔石有此先例?
眾所周知,澳門的街區命名都是以葡文為主,繼而按葡文意思或粵語發音配上中文譯名,但塔石反其道而行之,以中文為先,再按羅馬拼音譯成葡文“Tap Siac”*,成為澳葡當局中譯葡命名街區的先例。
20世紀初,澳葡政府逐步開發塔石村,剷平小山,開闢馬路,興建房屋,塔石山這個“塔石”標誌亦隨之消失。
*塔石街葡文為Rua do Tap Siac,而塔石廣場葡文是Praça do Tap Seac,小編估計這裡塔石的葡文就像身份證上的葡文名一樣,雖然同音,但可能因為登記命名的時期不一樣而拼寫有所差異。
# 搖身變!變!變!
塔石廣場的前身是塔石球場。在1842年至1844年間,青草原野的廣場一帶借給香港用作賽馬,記錄了澳門地區最早出現的賽馬活動。除此之外,塔石球場的命名都經過多次變更:
1904年,球場被命名為“美上校操”和“塔石波地”;
其後,又因為居澳葡人喜歡在這裡打曲棍球,曾稱為“曲棍球場”;
因靠近附近利宵中學,“曲棍球場”又稱作“利宵球場”;
1925年助學會大樓落成,繼而又有“助學會球場”之名;
到了20世紀60年代,球場闢建了籃球場,轉變為華人老少咸宜的球場“塔石球場”。
2005年5月,塔石廣場開始進行改建工程,地面以黑、白葡國碎石鋪設成環圈漣漪圖案,廣場面積約達兩個標準足球場面積,成為澳門眾廣場之冠的同時,也是澳門市民心中的藝墟市集聖地!
# 八間屋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有八座兩層貴族式住宅同學校沿著荷蘭園大馬路*興建,是澳門新古典主義風格影響下最有代表性格建築群,被稱為“八間屋”,當中包括現文化局大樓、塔石衛生中心、澳門中央圖書館、澳門檔案館、塔石藝文館、澳門樂團總部、饒宗頤學藝館、澳門茶文化館,其中首五間已經成為廣場一部分。
*知識速遞,可重溫第四期的百寶葡鑑。
# 部份圖片素材源於網絡
- 巨石 pedregulho
- 但是 mas/porém
- 曲棍球 hóquei
- 賽馬 corridas de cavalos
- 變更 mudança